近期,深圳市飛步投資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飛步投資”)因生產銷售質量不合格服裝產品被有關部門查處,此案不僅暴露了企業在產品質量管控上的嚴重缺失,更對企業的資產經營管理提出了深刻警示。本文將從資產經營管理的角度,分析此案的成因、影響及教訓。
一、案件背景與違規事實
飛步投資作為一家涉足服裝生產銷售的企業,本應嚴格遵守《產品質量法》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等法律法規,確保產品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。執法部門在抽檢中發現,該公司生產銷售的服裝存在多項質量問題,包括纖維成分含量不達標、色牢度不合格、甲醛含量超標等。這些缺陷不僅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與安全,還違反了《產品質量法》第二十六條關于“產品質量應當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,符合以產品說明、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”的規定。
二、資產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分析
從資產經營管理的角度看,飛步投資的違規行為反映了企業在以下方面的嚴重不足:
- 供應鏈資產管理薄弱:服裝生產涉及原材料采購、生產加工、倉儲物流等多個環節。飛步投資未能有效管理供應鏈資產,導致劣質原材料流入生產流程,增加了產品不合格的風險。例如,對供應商資質審核不嚴,未建立動態評估機制,使得成本控制凌駕于質量管控之上。
- 品牌資產價值受損:產品質量是品牌資產的核心要素。飛步投資銷售不合格服裝,直接導致消費者信任度下降,品牌聲譽受損。長期來看,這不僅會影響現有產品的銷售,還可能阻礙企業未來的市場擴張和融資能力,造成無形資產的大幅貶值。
- 合規與風險管理缺失:資產經營管理需涵蓋合規性管理。飛步投資顯然未將產品質量合規納入企業風險管理體系,缺乏定期自查和第三方檢測機制。這種疏忽不僅引發了行政處罰(如罰款、產品下架),還可能面臨民事賠償訴訟,進一步侵蝕企業現金流和固定資產。
- 人力資源與流程資產配置不當:質量管控依賴于專業人才和標準化流程。飛步投資可能在質檢崗位配置、員工培訓等方面投入不足,導致生產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失效。這種內部管理的短板,直接放大了資產經營中的操作風險。
三、案件影響與行業警示
飛步投資案對企業和行業產生了多重影響:
- 企業層面:面臨經濟處罰、客戶流失和供應鏈關系惡化,短期經營成本增加,長期資產增值受阻。若未能及時整改,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單,影響信貸和投資合作。
- 行業層面:此案為服裝行業敲響警鐘,凸顯了質量管控在資產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。同行企業需引以為戒,加強全鏈條資產管理,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產品。
- 消費者與市場:消費者權益受損,市場對“深圳制造”的信任度可能受到波及。這也提醒監管部門需強化抽查頻率和懲罰力度,以維護公平競爭環境。
四、改進建議:強化資產經營管理的質量導向
為避免類似事件,企業應從資產經營管理入手,做到以下幾點:
- 完善供應鏈資產管理:建立嚴格的供應商準入和淘汰機制,推行源頭質檢,確保原材料符合標準。利用數字化工具(如ERP系統)實現供應鏈透明化,降低質量風險。
- 提升品牌資產保護意識:將產品質量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,定期進行市場調研和消費者反饋分析,及時調整生產策略。通過認證和獲獎提升品牌公信力。
- 嵌入合規風險管理:在資產經營規劃中納入合規性評估,設立專門的質量監管崗位,并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審計。確保每一項資產運作都符合法律法規。
- 優化人力資源與流程資產:加大對質檢團隊的培訓和投入,實施全員質量責任制。同時,標準化生產流程,引入ISO等質量管理體系,將質量管控融入企業文化和資產增值全過程。
飛步投資案揭示了產品質量與資產經營管理之間的緊密關聯。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,企業唯有將質量管控提升到戰略高度,才能實現資產的可持續增值,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發展。對于深圳乃至全國的企業而言,此案無疑是一堂生動的資產管理課。